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时间:2024-04-17 19:56:08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

我今天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面有个人物叫施特略夫。你们要是读了这本书,一定也会认为这是这本书里最倒霉、最懦弱又最善良的人。

他认为男主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尽管男主当时还没有出名,但是施特略夫很欣赏他。男主病得快死了,施特略夫就说服妻子,把思特里克兰德带回家照顾他。起初他的妻子特别反对,但是在他的一再劝说下答应了。然后施特略夫和他的妻子就无微不至的照顾男主,过了很久,男主终于好了。

这里你肯定认为男主是不是应该感激施特略夫,错!他不但没有感激施特略夫,还拐走了他的妻子。施特略夫的妻子不顾他的乞求和挽留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

但是施特略夫怕妻子和男主住男主破烂的屋子受苦,就自己离开,把自己的家留给了他们!

这里就更气了!一个爱的无私,另外两个心安理得的接受。他妻子接受也就罢了,男主到底是什么脑回路,不感恩还心安理得地霸占?!

更可气的是,男主根本就不喜欢他妻子,只是把她当作画裸画的道具。真是个渣男!后来他丢下他妻子跑了!没错,他跑了!丝毫没有愧疚之意!!!后来他还言之凿凿,他只是恰好需要一个画画的工具,而施特略夫的妻子正好身材好!并且说施特略夫和他妻子感情并不好!因为施特略夫见到了他妻子最窘迫的时候,是在那个时候接纳她的。

这个男主实在实在是个渣男鼻祖无疑了,但他确实又是一个追寻月亮的精神境界很高的热烈之人。啊,我这个时候都不想辩证看待问题了,这个施特略夫是不会看人吗?一个人再有才华没有人品只会成为祸害呀!

这本书虽然是毛姆的代表作,看到这里说实话有点不想看了。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2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月亮象征着不受羁绊的自由与理想,而六便士则象征的是残酷的现实与世俗的物质。

小说主要讲述了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证券经理人查尔斯,突然间抛妻弃子,离家出走,远赴巴黎,只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绘画梦。而在他追寻梦想的路上,他丢弃了六便士,一路上贫困潦倒,遭受病痛折磨,险些丧命;最终在一个孤岛上染上麻风双目失明,却依旧坚持绘画。最终在她的生命走到尽头之时,他让妻子将他完成的作品全部烧毁。他一生都致力于创作,始终坚守梦想。

《月亮与六便士》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来告诉我们:要懂得取舍,学会坚持。坚持梦想是最简单也最难去执行的追求,我们每个人都有对于爱好的追求,但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环境事物所打扰,受到干扰。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希望能有所收获,因此不断进行目的性的索取。我们努力学习,为考出好成绩而没有投身于知识本身;我们坚持运动,希望能保持健康的身体,而忽视了运动本身的乐趣。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过于追求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而忽视了自己内心最根本的需要。

在这本书中,勇气也是我们应当拾起的东西。我们习惯于追求安稳,哪怕普通与平凡,也希望能有稳定的生活;我们习惯于迎合世俗的眼光,我们没有勇气去迎接挑战、改变自己。但是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放弃过去,挑战自我。我们应当能够拾起勇气去舍弃,去追寻,去坚守,去努力!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我们也许做不到像查尔斯一样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即使外界纷繁复杂,灯红酒绿,我们依然能怀揣着自己的信仰,手握六便士,心却依然向着月光。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3

我在看前五章的时候,真心觉得这本书应该是晦涩难懂的,只有那种潜心钻研的人才看的下去。直到两个月后重新拾起这本书,才知道那前面的铺垫与后文的曲折有多么大的反差。

我曾经形容我看这本书的感受,每翻一页我的眉毛就会惊奇地上挑一下,斯朱兰家庭的美满,到斯朱兰为艺术出走,到古德家庭美满,再到古德妻子为爱跑路,跌跌撞撞,斯朱兰的生活却从来没有激起过一丝波澜。

艺术,是他生活唯一的光。

同样是偏执,同样是渴望,斯朱兰的形象让人惊讶又讨人喜欢的多,他的鲁莽,他的狂妄,他的惊世骇俗,始终如一。尽管作者笔下的他那么令人讨厌。

但我始终不欣赏。放荡不羁,野蛮无理,为了自己的渴求不去在乎其他人的感受,甚至给他人带来伤害是不可取的。你总归是要生活,要与这个世界接轨,你既没有办法摆脱俗世,又有何理由叛逆?

题外话。我真的被古德先生感动到了。当他面临难以言说的痛苦,他比起斯朱兰太太更是个明眼人。他看透了那些假装和暗流涌动,仍然流着泪狠下心闭上眼睛,他是个温柔的人,他近乎绝望地爱着那个女人,即使她抛弃他,唾弃他,用尽全力伤害他作为一个男人的自尊,可他也只有卑微地躲起来,在暗无天日的角落里悄悄注视着所爱之人,泪流满面,喃喃自语。

“我不能走啊,她要是出事了我不在怎么办啊……”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4

斯朱兰的性格是孤独的,是高傲的孤独,是让同时代的人无法理解的孤独。因为在他世界里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他对生命的最高追求,那就是艺术,于是斯朱兰离开了家乡,抛弃了别人都羡慕的工作,抛弃了妻儿,孤身来到巴黎求学。学成后为了实现梦想,孤身又到了大溪地的孤岛上进行创作,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对生活没有要求,而对艺术的追求却是崇高的,他是要用绘画艺术把世界呈现给人们,是要用艺术把生命的意义展现人们。

斯朱兰做到了!他的梦想实现了!在我们看来,他的前半生是为生活而奔波,是为家庭为别人而活,对斯朱兰自己来说就是对生命的苟且。他的后半生在我们看来就是,他就是一个丢掉美好生活而自讨苦吃的疯子。但对斯朱兰来说那是最美好的时光!我们没法理解高傲孤独的人的世界,因为在他们眼里,生活的琐碎都是庸俗的,只有艺术才是最高贵的,于是斯朱兰沉醉了!他完全活在了自己的梦想中,活在艺术的世界里……当他完成了那幅巨作的时候,正是被病魔折磨的不成样子的时候,也是他生命的终点,他是用艺术回答了自己的追求,用艺术展现了梦想的世界。斯朱兰是幸福的!斯朱兰是快乐的!

斯朱兰死了,他留给后人的艺术财富是无价的,是梦寐以求的,他的艺术永远活在我们的梦想里!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

人生百态。

整本书围绕 斯朱兰 有四个大场景的切换:伦敦->巴黎->大溪地->帕提夫。

而围绕着他的主要人物,也就那么几个:斯朱兰太太及其姐姐姐夫、德克及其夫人(布蓝琪)、到大溪地之前和他一起生活的船长(忘了名字了,是杰克船长吗?哈哈)、刚到大溪地时请他当监工的种植园老板、餐馆老板娘提娅哈、斯朱兰在大溪地的妻子爱塔、另一位和他的妻子在大溪地为生活而拼搏并甘之如饴的船长(是叫辉啥来着)、见证他死亡的医 ……此处隐藏3012个字……p>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他冷酷、残忍,抛妻弃子,独自去追求画画的艺术梦想。他无情、不懂得知恩图报,勾引德克·斯特洛夫这个给予他无限善意的朋友的妻子,最终导致布兰奇自杀身亡;但他又是令人敬佩的理想主义者,他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他拒绝享受、保持清贫,专注于对艺术的追求,穷极一生,为他那备受折磨的灵魂,寻求自由的表达,他沉迷于画画时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多么吸引人?试想,我们大部分人,庸庸碌碌的过着平淡的一生,以外界给予的眼光评判着幸福与否,受生存所迫,没有时间思考生存的意义,乏味的、无聊的过完死水般的生活。我们只看到满地的六便士,而斯特里克兰却抬头看到月亮。

感情自有其理,理性难以知晓。

于大众而言,斯特里克兰,抛弃稳定幸福的生活,回归原始的衣衫褴褛的清贫生活,追求着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艺术梦想,难以理解;布兰奇背叛爱她更甚于爱自己的斯特洛夫而选择没有前途、没有金钱、自私冷酷的斯特里克兰,难以理解;亚伯拉罕放弃圣托马斯医院的主任医生,来到亚历山大港谋求一个小差事,难以理解……这些都无从解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唯心而已。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希望我们可以听从内心的声音,眼里不止有保障生存的“六便士”,也可以有向往的生活的“月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2

谁会在人到油腻中年时开始追逐儿时的幼稚梦想?谁会抛妻弃子一走了之丢弃所有情感而不顾?谁会用豪华都市温暖家居去换风餐露宿流离失所?如果现实中问这个问题,应该只会得到一个答案:要么傻子要么疯子!

梦想是什么?多少人在走出幼稚园后就再也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在争取上父母眼中的好学校,找朋友眼中的好工作,娶(嫁)大家认为的好老婆(老公)。生活长河拖着每一个人有条不紊的游荡着,或平稳或波折,或高贵或平凡,却都是过着别人评价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毛姆描写的主人公却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他反抗舒服的平庸,残暴的拒绝感情的束缚,他不想取悦别人也不想被别人取悦,他不想可怜别人更不想被别人可怜,冷血、自私、残忍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可是不是如此,他又何以自处,何以慰藉自己无处安放和燃烧的灵魂?

我们可能不需要用这样极端的做法去放弃妥协,可是我们至少应该学着遵从和爱护自己的内心。纯粹的、原始的、简单的并不比豪华的、装修的、复杂的低级。爱是纯粹的也是复杂的。

情节虽叨絮却真实,情感虽激烈却细腻,在别人令人惊诧的故事里,读者也许可以更透彻,如同最后草屋里那凝结一世通透的画作,在一团热火里舞蹈而化为永恒!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3

“月亮是高不可及的,而六便士遍地都是。多少人只抬头看一眼月亮,又低头继续追逐六便土。”

初次拿起《月亮与六便士》,领教这句颇耐人寻味的句子后便一头扎进书中的世界。书中的画家拥有不俗的收入,可也突然消失在人海里,放弃爵位,放弃稳定优越的生活,一意追逐他对画画的热爱。

起初我觉得他是个偏执的疯子,谁会放弃实现的生活去追逐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可又转念一想:月亮是理想,是目标,而六便士是生活。世界上一心只顾着六便士的人数不胜数:疲于工作的父母,埋头苦学的学生,忍辱负重的工人……又有多少人像他一样不顾六便士去追逐散布着皎皎银光的月亮?想到这便又对画家肃然起敬了。

毛姆的文字机智幽默,画面感极强,我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在破落脏乱的房间里,蓬头垢面的男人拿着廉价颜料画着不被大多数人欣赏的画。

可是,冷静下来细细琢磨。满地都是六便土,只有画家抬头,看到了月亮。屈服于生活,一生都低头苦苦寻找六便士才是大当数人不可逃脱的宿命。追逐理想固然可敬,但选择安逸的生活也不可耻。正如书中所说:“成功与否取决于你对生活赋于什么意,取决于你对社会承担什么责任,对个人有什么要求。”

想到这里,我合上书本,继续解着烦琐的数学题,继续同千千万万的人争夺着地上的六便士,只是在空闲时间,偶尔抬头看看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4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第一主观视角的追寻手法让人忍不住想要把书抛在一边,这货讲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当你急躁的往下翻的时候,就像是看了一部冗长又无趣的电影,在眼皮子打架的时候,居然开始明白他想说什么了。

我是向来是习惯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推测他人的,所以当我知晓人们对斯朱兰以赞赏替代怀疑,以荣耀点缀龌龊时,问题就来了。

其实某种程度上,斯朱兰有点像是梵高,但是在某些性格上面被放大缩小了。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那些禹禹独行追寻月亮的勇士总是被嘲讽被异化被排斥,而一旦他们或者找到了自己的月亮,哪怕只是水中月,这些六便士们,这些想要追寻月亮却陷入了六便士们,这些既想要月亮又不舍得六便士们,就把斯朱兰当成了勇士,英雄。

这不是重点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像是一旦你成为了斯朱兰式追寻月亮的人,那么似乎就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可以理所当然的不管不顾那些六便士的死活,哪怕你做了什么样的混蛋事。于是斯朱兰逃离妻子,诱引有夫之妇,再度抛弃,再度逃离。

如果这些都可以被原谅,如果那些追寻月亮的人的确就天生高人一等,那些庸庸碌碌的人活该被命运和追月者戏弄。那么更可怕的是,一群以者追月之名做着搜集六便士的人,被社会和大众以掌声和眼泪欢迎,前者心安理得的被高光,后者肆无忌惮的被感动,整个社会一片大好欣欣向荣。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

曾经在某部电影中看到过一句话:我不是只要生存,我要活得有意义。我想,这也是毛姆这本书的精华所在。事业小成的斯特里克兰离开妻子和孩子,放弃已有的安稳工作,只身一人前往巴黎学习绘画,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却从未放弃追求心中的理想,在小木屋中完成光怪陆离的巨作后,心满意足地将它付之一炬。

一生很长,请抬头望一望月亮。

在很多人眼里,放弃现有的安稳生活,离开相处多年的亲人,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幻想”,甚至为其献身,这些行为十分可笑,甚至令人鄙夷和不理解。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对阅读与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认为,这恰恰是“生活”二字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我时常想,倘若所有人都以出生、成长、成人、繁衍、死去,这个死板的程序来生存,那么人类的存在,和其他动物好似也并无差别。倘若没有理想,只是日复一日地做着相同的工作,我们究竟是在世间为理想奔走了两万多天,还是只是为了生活,原地踏步,一天重复了两万多遍?

正是因为有理想有追求,我们与其它动物有了分野。《月亮与六便士》中有一句话: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望见了月亮。我想,六便士对应的是触手可及的现实,月亮是远在天边的理想。书中的斯特里克兰显然是望月者、追月者。我想,我们也许只能偶尔在鸡毛遍地的生活中远观月亮,而没有揽星摘月的勇气,却始终对追月者留有几分尊重与欣赏。

要始终怀拥一份对光洁理想的向往。滚滚红尘,我们只是其中最庸碌平凡的一粒。或许,我们在六便士堆里终生打滚,但我们每个夜晚都有梦可做。

人静月明的夜里,理想还醒着,我们也可以轻悄地推开窗,抬起头,望一望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