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水教学反思

时间:2023-10-26 10:56:11
观察水教学反思

观察水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察水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水教学反思1

《观察一瓶水》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是一节观察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特征,教学难点是认识水无固定形状。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思考:由于一年级的学生不善于使自己的思维活动服从于一定的目的任务,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被一些不相干的事物所吸引,学生在收集数据时,要明确任务和目标,老师要给予指导,不能让收集的信息游离于表面的积累,以至于常常我们答非所问。所以老师在提问时,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可以直接问学生:“水有没有颜色?水有没有味道?谁有没有气味?”相信学生当观察的任务明确后,带着问题去观察,效果可能会更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水,通过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摸等一系列实验过程,最终有效地总结出水的特征,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水的特征有深刻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不足:

对于学生的回答,激励的手段较少。

对学生的生成问题引导不到位,可以多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没有体现情感目标,可以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我们节约爱护。

观察水教学反思2

上完了《一杯水的观察》这一课,总体感觉还算成功,以下我是我最自己设计的这一课,和实际课堂教学的一些反思:

按照新教纲的要求,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能力。于是我在设计这一课时,我以猜谜的形式,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并进行表达与交流。当初我以为课堂因为缺乏老师的牵引而走向混乱,但是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欲望和提出并解答问题的能力超出了我的估计,整堂课,学生一直在不停的举手提问和发言,根本不需要我作过多的引导,以至于我不得不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得不限定了学生举手发言的次数。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我觉得,只要一堂科学课的设计得有趣,够有吸引力,再做少量的引导,学生完全能自主的完成整堂课的学习。

但是课堂中我仍然有很多不足,比如课件出现了一个错字,对课堂纪律的组织还不够好等等。

在教学中我再一次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只有10张桌子,而三乙班有54位同学,每组都有5—6位同学,在实验中必然就有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参与动手做实验。如果在教室进行实验,2人一组,那么合作的力度不够,而且目前学校也没有足够的教学设备和仪器来供应,怎么根据我校现在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解决这个实验小组的配,是我目前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

观察水教学反思3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瓶中水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特征。

我在上课的时候只是用了对比的词语和水洗发液对比的动作,没有在过程中,呈现对比观察的方法。其实应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使用了对比水和洗发液的方法后请学生来分享,让他们说一说是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的。学生很自然能想到使用的是对比水和洗发液的方法观察到水的特征的。

2.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这个目标在今天的课上没有达成。应该在这节课最后,问一问学生:我们知道了水有这些特征,那水有什么作用呢?

二、注意课程前后联系

在活动2中,让学生观察它们(水、洗发液)有什么不同,我是通过让他们观察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来说我将水洗发液分一类、木块分为一类的理由,其实可以请学生来比较,然后使用前一课的分类知识,请他们自己来给三个物体分类,打算怎么分?学生很容易就能通过板书观察到将水和洗发液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无固定形状的、会流动的,而木块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

三、我的思考

1.针对水的颜色是白色的这个问题,刘老师的建议是当学生说到水的颜色是白色时,就拿出洗发液问洗发液是什么颜色,学生知道是白色的,将水和洗发液的颜色进行对比,让学生改变水的颜色是白色的这个看法。但我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还是说水是白色的,我继续追问,也有学生说是银色的,部分孩子知道水不是白色的了。因为我也只在一个班这样上了,所以不知道其他班用水和洗发液颜色对比能不能发现水是无色的,不知道老师们上完是什么效果呢?下来我还得在这里打个补丁。

2.关于透明和无色,我在刘洋老师的反思中看到了以下内容:

水透明和无色这两个特征,学生会混为一谈。我在上这课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对此有点思考,我会突出无色和透明是两个特征,准备有颜色的透明物体,这是什么颜色的,那它透明吗,这样用今天易老师那个方法很好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透明。这样可以随势提问颜色和是否透明是一个特征吗?然后再来解决无色这个问题,白色物体和无色物体进行对比观察能得出。但今天易老师提到认为无色是浅白色,我们可不可以直接告诉他们这不是浅白色而是无色,如果给他们解释他们也不会理解,而且还会造成无色和透明这两个特征的混合。

我觉得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比较赞同。后来刘老师也提到如果学生实在说不出水的颜色是无色我们也可以直接告诉学生。

3.本节课使用的扇闻法,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下为什么要使用,使用时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其实我自己没想好怎么给学生说,下来还要动动脑筋。

4.让学生将今天学到的科学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是对本节课内容和方法的又一次升华。

四、备课、磨课收获

(一)备课

1.以前备课方向很不明确,后来慢慢知道应该去仔细研读教参,到这次教案打磨,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自己在说的时候都发现了自己分析的教材学情层次太浅了。通过下来对学生的一个简单了解,我的学情把握更准确了,当然这对制定教学重难点是很有帮助的。

2.不轻易修改教参提供的教学目标。

3.应该对这一堂课的内容、方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进行环节设计时才不会偏向。

(二)磨课

1.感叹科学真的太严谨了!从准备的水换成矿泉水到瓶盖和瓶身的对应,都体现了严谨性,也是以后再上类似课必须考虑到的地方。

2.磨课时老师们给我提了很多建议,对我这节课真的太有帮助了,包括周五课后老师们提的建议对我帮助也很大,一群人的智慧真的太强大了,自己在金牛区科学教师大家庭里真的很幸运!

观察水教学反思4

1.课前精心准备,选取合适材料 ……此处隐藏8703个字……有关联,本节课完成了这部分教学。组织小组合作——运水比赛,需要准备、需要场地、更需要时间,这在教室内是无法展开的,只能安排在室外进行,四十分钟的时间对于本课是不够的。

总体来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农村小学实验课开展的不多,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只顾闻、尝等过程,但不能将结果填在“记录表”上;部分内容感到好奇,只顾一人操作,合作精神不够。

观察水教学反思14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方块。目的在于复习观察方法,为后面观察水喝洗发液做铺垫。2.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3.观察污水,提倡环境保护。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

对于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思考:

1、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低年段学生注意力低下,很容易被外在事物影响从而分心。而科学课又是一门动手实践的课程,这意味着上好一堂科学课的难度更大。于是,我把培养科学课的学习习惯当做首要任务。课前,我总是要求学生将所有学习用品先放进抽屉,根据老师的需要再一项一项地拿出来,这样,种类繁多的学具和课本就能根据课堂需要,井然有序地出现,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课堂“乱”像。在课堂活动中,为了培养孩子们有序的开展活动,我把大家分成了9个科学小组,课前做好小组长培训工作,如:分发、回收活动器材、引导小组成员开展活动。只要把小组长培养成有经验、会组织的孩子,那么,科学活动开展起来将会事半功倍。活动开展完毕后,会有固定的交流环节,这一环节最容出现有的在讲,有的在玩儿。针对这一现象,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训练。比如,在交流之前,我们先收好探究材料,全班静坐1分钟把心静下来,再开始组织交流,交流时要求声音响亮,说完整的话,教师及时鼓励每一个发言者,是学生投入到交流环节中来。

2、注重观察方法的培养。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看、闻、摸,还有对比观察的方法来进行探究的。一年级学生虽然会观察,但要达到我们要求的探究目标就需要教师层层递进的指导。观察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眼睛看,所以,用眼睛观察是第一步的,并且能观察出水做多的特征。闻和摸的方法相对来说复杂一点,所以,我用微视频来介绍了闻的方法,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步骤。摸的方法由我演示,再指导学生具体的操作。

3、淡化结论,注重学情。

基于低年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避免了将知识点着重强调,只在总结水的特征时有所强化。虽然本节课要弄清水的特征,但我认为本堂课没有必要强调“特征”二字,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了这些特征,只要能说出来即可。也就是说,学生只要弄清“水是什么样的?”即可,我们注重探究的过程和学生兴趣,至于概念化的知识点,我们没有做过多的要求。

4、渗透德育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教育是贯穿每个学段和每个科目的,科学课上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们想到了用清水河污水作对比观察。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上来讲,使学生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我用三个问题:你们有污染水的行为?你们身边有人污染过水吗?污染水的行为是对的吗?层层递进,学生也有了保护水的意识,我们德育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

观察水教学反思15

《新课标》要求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目标由知识点的掌握到科学技能与精神的领悟与培养的转变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材料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自由地展开学习过程,提供了适当的条件。《神奇的水》一课,着重使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根据餐巾纸和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毛细现象发生的原因;同时使学生认识水的张力的大小。本课的教学特点,要把认识因果联系的思维过程设计得生动。

基本过程如下:

(1)观察水沿餐巾纸上升,引出问题:“水往低处流。水沿餐巾纸上升是怎么回事?”

(2)做出假设性解释。这项活动设计得很细致。做出解释后,进一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水能沿着它上升的物体,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3)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验材料看起来和学生列举的材料大体相符,在材料设计上要有结构性。有能发生毛细现象的,要体现 “孔”、“隙”的多样性;要有典型的孔和隙,有像布和纸那样的孔隙,有像土壤那样的孔、隙。还要有不能发生毛细现象的。

做出假设是通过实验认识事物的中心环节,而它的教育价值正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一旦把假设的形成过程说清楚了,设计实验、得出结论是水到渠成的事。本课中,首先让学生解释水沿餐巾纸上升,解释后又让学生找出与餐巾纸类似、水能沿着它上升的物体,说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点。解释活动并不到此为止,再引导学生逆向思考 ,列举他们估计水不能沿着它上升的物体,说明这类物体的共同点。教学的重心要放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上,让学生经历怎样思考,怎样验证自己的解释。经过这样思考:

(1)全体学生明白了假设的内容。

(2)经历了一次由此及彼,学习全面思考的过程。

(3)通过思考为“用什么材料进行实验,怎样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什么等后续的学习活动” ,建立了充分的基础,特别是为推理建立了充分的基础。

在教水的张力的时候,让学生知道杯中的水要满,忽视了强调实验中“杯中的水一定要很满”这一环节,以致于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有些混乱,实验结果出现了误差。在后来的课上我就尽量做好实验前的强调工作,如怎样减小误差等,学生听后,在实验中就能注意到,实验效果也好些。学生在做实验到后期时耐心就大大减少了,开始还能一个一个地放曲别针,到后来就一下子放很多个,结果就有误差,这样对的张力的认识就不够深刻。为了节省时间,把“瓶盖停在水面的中间”这一活动放在课下,让学生能自己做的就自己来独立完成,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实验课,能让学生充分动脑和动手。学生比较喜欢上这堂课,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创设研究水的情境,共同观察水,感知水的神奇。尽量实现师生、生生双向交流,使课堂从被动的、服从的师生关系转变到和谐、互动的关系。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亲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东西,更多的收获应该是经过岁月冲刷而根植于他们头脑中的东西。

《观察水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