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08 07:02:10
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 1

本节课教学中,我通过仔细分析教材里不同计算方法的呈现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

教材通常在学生已初步具备解决某个计算问题的知识和经验,但独立探索新的计算方法难度较大时,可以先让学生探索,再老师示范、解释算法。在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时,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一位数除整十数商是整十数的口算,教材在提出计算2386之后,先让学生估算,再让学生尝试计算,试算完毕,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在争当小老师的活动中,四人小组的成员自找同伴,互教互听。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努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同时,启发学生通过同桌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启发,打开思路,并通过计算方法的展示和介绍,让学生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到计算2386的基本策略。

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 2

在本次教学中,主要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我始终认为计算中的任何法则都必须让学生通过实践的证明,来得出结论,才能使他们刻骨铭心,使他们终身难忘。

学生已有的经验有: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些方法是帮助学生学习笔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以前的老教材中总会出现一些计算法则之类的话语。而现在新教材却没有出现。那么是不是现在新教材学生就不需要在其计算过程中注意计算法则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教了一些老教师,他们告诉我计算法则不出现在课本上是防止学生死用法则,套用法则,而没有去真正理解算理。

有了以上的指引,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过程中,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理解算理。在教学42÷2=?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小棒的实践活动。同时为了防止学生上课玩小棒,分散注意力,我安排注意力集中的同学相互监督。学生在以前的加法、减法、乘法中,习惯了从个位算起。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打破了学生原来的计算顺序和习惯,学生会很不习惯,也很难理解。在这堂课上,我抱着从实践出发的原则,让学生复习口算的方法,再按口算的方法来分小棒,循序渐进地发现算理,理解从高位除起的算理,为今后学生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凭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一定会让数学课更生动有趣、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的。

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以及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我发现如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语言亲和力不够,表扬的语言不够丰富。

2.自我展示环节,对学生表现力的激发还不够。

3.进一步加强指导学生4+3课程模式中讨论环节的讨论方法,各个环节时间分配略显不足。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个别同学对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的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每一个环节的把握,我也要力争做到更精准。

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 3

自我感觉总体不错,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落实到位了。

1、在这节课中我通过两次的竖式比较,第一次,商是一位数的表内除法笔算和今天新授课中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的比较,在比较中学生更清楚的知道今天的笔算要除两次,学生戏称竖式是“两层楼”了。第二次,被乘数的十位能被除尽的笔算和被乘数的十位不能被除尽有余数的笔算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突破了难点,从而使学生对笔算除法的方法掌握较好。

2、分小棒的操作,使学生主动地去理解算理,从而了理解竖式的意义。两个例题,用了两次的小棒,第一次,使学生明白了笔算除法从高位除起。第二次,学生很有趣的问多了一捆,这多的一捆可不可以拆开来?使学生明白当十位有余数时,和个位合起来再除。这样就很自然的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在课中的巡视和反馈看,学生对第一个例题掌握很好,同样的练习很少有学生错误的,但对于第二个例题,错误的'同学相对比较多,分析其原因,由于例一的负迁移,很多学生以为第一次除好后,十位是归“0”的,因而在格式发生错误。从而说明在课堂中,对于例二,我还是没讲到位,老师点到了,但学生还没完全的掌握。老师的点拨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差距,这点该引起我以后课堂教学的重视。

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 4

教学背景: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与商的定位方法及笔算竖式书写格式。很多教师在第一次教学这一内容时,都认为非常简单,实际上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从高位除起?除后十位上余下的数为什么要和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因为教师觉得这一内容简单,导致第一次执教这一课时很少有教师成功解决这些难点。我第一次执教失败后,第二次执教这一课时,采取操作、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教学实录:

创设情境,尝试体验。

教师出示10支一捆的笔,共9捆,另有6支散装笔。

师:老师现在有96支笔,要平均分给3人,每人可得几支?可以怎样分?

小组操作讨论后,学生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生1:一支一支分,每人可得32支。

生2:两支两支分比一支一支分方便,每人得32支。

生3:先一捆一捆分,每人分得3捆,然后再把剩下的6支笔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2支,所以每人一共得32支笔。

……

学生纷纷议论着,认为这种分法最简单,很快就能将笔分完。

师:那么,你能否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列竖式计算呢?会的同学可以自己列式,不会的可以离开座位请教别人。(有十几个学生离开位置,请教别人)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交流。

师:哪一种才是最简便、正确的计算方法?为什么?

学生一致得出是第二种方法。

生4:我先把9捆笔平均分成3份,即9÷3=3(捆),然后再分另外的6支,实际上是分两次,因此书写上有两层。

师:真聪明!

师(指着竖式):十位上的“9”先除以3,商3,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6”除以3,商2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师:古代的人真聪明,发明了列竖式计算除法,你们能理解吗?

生5:我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列竖式, ……此处隐藏4968个字……?为例,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探索422怎样算。在学生独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小棒,知道结果;有的学生口算出422=21;还有的学生在运用口算方法的同时,写出竖式表示计算结果。交流活动展示了学生探索的成果,也显示出学生对笔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明确学习内容。通过课件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并以师生对话教师板书的方式,共同经历笔算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笔算除法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接着,请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笔算除法。在这里,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522,并告诉学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竖式。我们看到,有的学生动手分小棒,有的学生直接写竖式,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探索。1分钟过去了,我请写完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分钟过去了,请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展示后,课件动态显示分小棒和笔算522的过程,并在黑板上再现除法竖式,理顺思路,提升了学生对除法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然后,老师特意请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 整节课,从植树节、植树活动开始,到布置学校的设计活动,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学生经历了探索,运用除法笔算方法的全过程,主动构建知识。学生学的快乐、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 13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想通过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在教学例1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把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人,看看每人分到几根?让学生想着分一分并用口算说一说怎么算,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先分整捆的每人2捆,再每人1根,让学生用口算说出分的过程;40÷2=20 2÷2=1 20+1=21。接着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42÷2,我把学生尝试的竖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有没有问题。但是,这正是孩子们所困扰的地方,不知如何下手,竖式的书写方式是他们的困惑,不能把竖式各部分与小棒对应起来,导致孩子们对算例明白,但不知怎样写。发现问题后,我赶紧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竖式每部分表示的意义,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想这部分既然是学生的难点,教师要是引领孩子一起学写竖式,一开始就让孩子明确竖式写法,比发现问题再纠正要好。

另外在例1发现问题后,我没能应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只想着让学生跟例2对比一下,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但结果却是相反的,孩子更加糊涂了,如果当时能针对例1进行练习,使孩子能够及时巩固算法更好一些。

正因为前面出现了问题,所以后面的练习没能解决。另外,在导入环节用时也稍长了些,复习的内容稍多了些。

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 14

上星期老师和领导们听了我的公开课,这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说不紧张是假的,特别是上课时间晚了近10分钟让我心里很没底,生怕讲不完整节课比较赶进度,所以很多准备的东西比如引入国学经典、板书的完整、班币的奖励都实施的不是很到位。上周末我们数学组进行了评课,老师们都对我的公开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听取其他老师公开课的优点和不足,使我更加了解自己课堂上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注意点,针对这次公开课,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反思:

我公开课的课题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不能除尽)笔算及验算”,首先课题太长,数学强调的是语言简练,老师们给我提的意见是可以只写重点,因为这一单元前面已经学过一个信息窗,课题可以改成“十位不能除尽的笔算及验算”;老师新授完以后可以让学生再复述一遍,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巩固练习这部分要训练好,不求多,但是练的每个题都要讲的扎实明白;其次,校长提到在让孩子们口算之前可以先给孩子们一点时间浏览题目,心算一下,这样孩子们心理有所准备,课堂效率高;再次,板书问题,一定要完整,单位、作答要板书上,不能只写答后面省略,在课堂上讲到验算时我没有给学生们强调一定要写上“验算”两个字,所以孩子们爬黑板验算时没有写上这两个字,教的.时候就要教正确,讲明白,语言要规范;前面讲的内容要为后面的总结做铺垫,总结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总结,讲完后再系统的总结一下,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另外,校长提到的找信息提问题时,板书的信息要分类整理好,画线和角时必须用教具画好,课堂活动用卡片、木棒等教学时先让学生明确总数是多少,尽量用PPT中的教具,如果用别的替换,要说清楚教具代表的是什么......这些都为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细节问题,把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 15

上完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

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一位数除三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缺点:

一、学生对于竖式的计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认为学生以前接触过除法竖式,掌握起来应该不难,但是学生实际做起来并不理想。做起来丢三落四,不是很好。

二、新旧知识点的对比不明显

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

总之,由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了解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并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逐步让学生在比较明晰较合理的操作方法上理解算理,从而提高计算技能。

《两位数除一位数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