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18 02:44:16
《贝壳》教学设计

《贝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贝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贝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认读本课9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五个汉字,并能掌握“提手旁、月字旁”组成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左窄右宽。

2、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并体会海边拾贝壳的乐趣。

3、积累文中的比喻句,并能背诵课文的4、5小节。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借助实物,认读新词。(媒体或实物出示形状各异的贝壳。)

(1)出示带拼音新词:“贝壳”

(2)读准词语的音。(个别读;分男、女声读。)

2、启发谈话。

(1)学生交流“曾经在哪里见过贝壳?”。

(2)教师小结:是呀,贝壳的家在大海,它是海妈妈的孩子。如果你来到海滩上,会看见许许多多形状各异、美丽的贝壳呢!瞧,一群可爱的孩子正快乐地拾着贝壳哪!

3、揭示课题、掌握“提手旁”汉字的书写规则。

(1)朗读课题《拾贝壳》。

(2)“拾”这个动作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3)“捡”,表示拾取的意思。(板书:“捡”)

(4)以新带旧,积累带有“提手旁”的字。(板书:扎、扑、打、抖、扛……)

(5)仔细观察,凡是带有“提手旁”的汉字书写时的诀窍。(左窄右宽;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手旁”。)

说明:学生通过观察,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快速地做出判断把握同类汉字书写的规律和窍门,是语文课上对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本课的写字任务为5个汉字,其中2个字同属一个部首“提手旁”,虽然这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但是它们书写时的特点均为“左窄右宽”,这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的。因此在课题教学中,以生字“拾”为突破口,在复习旧知、巩固积累的同时,再次强调“提手旁”的书写规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语引入课文的学习。在海边拾贝壳是怎样的一个快乐场景呀?

2、学生自主地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根据标点,正确停顿。

3、交流课文自习情况。

(1)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认真倾听。

(2)同学正音。着重点:①轻声朗读词语:小喇叭。

②多音字“扇”:扇贝、折扇、扇风。(注:发“shàn”音,一般组成名词;发“shān”音,做动词。)

4、想想课文,完成填空。

(1)出示填空:__________,一大群孩子在_____________拾贝壳。(参考答案:退潮了,一大群孩子在金山卫海边拾贝壳。)

(2)交流答案,并朗读。

(3)此时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大海退潮、涨潮时的录像。

说明:分小节朗读课文的目的之一是检验学生自学情况,能否根据拼音,独立、正确地完成课文的阅读;其次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能够自觉地做到边听边记。因此朗读结束后以填空题的形式,有导向地指引学生进行思考,回忆相关的课文内容,把握了课文的大意。

三、学习课文。

1、根据要求,小组学习。“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孩子们来到海边拾贝壳的快乐情景,你最喜欢那几小节呢?”

(1)、分小组学习的要求:

①朗读全篇课文。

②挑选你最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说明: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小组学习中,表达自己的喜好、观点,并从互相的交流中,获得信息,得到启示,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在小组学习中,老师是个指导者,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步骤和要求;其次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以平等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耐心倾听,这样既能为下一教学环节地展开提供一个心理准备,也能随时进行点拨,提高课堂效率。

2、全班性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随机进行教学,以四、五小节为指导重点,创设情境,反复朗读。)

(1)第2小节,通过朗读,体现语句中以一连串的动作词“喊着,笑着,跑着,跳着”来体现来到金山卫海边的孩子们的快乐心情。(个别——集体)

(2)第3小节。①通过句式训练,“海滩上,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挤在一起晒太阳,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积累词语“银光闪闪、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

(3)第6小节。①通过查字典,了解动词“拣”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挑选”。

(4)第4、5小节。

①重点理解贝壳形状的多姿多彩,借助实物,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②注意多音字“扇”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③比较这两小节,虽然在句式上很相近,但是用词很丰富,如“看,瞧”,也很准确。

④可以开展朗读比赛,然后背一背。

说明: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组织课堂教学,作为老师要明确每一小节的特点,并以此设立教学中心,做到胸有成竹。在备课中,我估计学生会对课文的2——6小节感兴趣,不仅因为里面聚集了许多的好词,而且语言也十分的儿童化。因此我设计了形式各异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学习课文。如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选择“拣”的确切涵义;通过句式训练积累词语;通过朗读比赛,激发兴趣,感受拾贝壳的乐趣……

但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要突出重点,合理分布时间。第4、5小节是课文学习的重点,是语言积累点,因此要花大力气,尽可能引导学生多读,将语言表达形式熟记于心,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3、海边的贝壳千姿百态,孩子们的口袋里装满了,手帕里也装满了,还是舍不得离开。如果当时你也在海边,你会拾一个怎样的贝壳呢?

(1)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4、5小节,说一说。(可以出示课后的插图,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展开想象。)

说明:朗读、背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因此在课堂中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当学生对课文的4、5小节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程度时,利用形象可感的课文插图或实物贝壳,让学生模仿着说一说。也许学生不能一下达到要求,作为老师就要去引导,鼓励!最终达到知识的内化!

4、总结全文: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多么盼望有一天也能去海边拾贝壳呀!拾起一个扇贝的壳,让它为我扇风;拾起一个细长的螺丝壳,听听他号角声……

四、复习巩固。

1、读词语。

蛋壳、拥挤、手帕、喇叭、银光闪闪

叫喊、五彩、扇风 ……此处隐藏12881个字……2、那么多贝壳又怎能一下子拾完呢?当小作者依依不舍地离开海滩、回到家后又做了些什么呢?

3、谁愿意把第六、七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指一学生读。

(七)、情感延伸

大海是美丽的,海滩上的故事讲也讲不完。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自由谈感想。

四、拓展知识,总结全课

1、老师还在网上搜集到了其他贝壳的图片,想看吗?(出示课件)

学生随画面欣赏各种贝壳的图片。

2、其实贝壳的种类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在课堂上又怎能介绍得完呢?小小的贝壳就如此美丽,可以想象大自然更是丰富多彩、无比美好的。希望同学们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善于观察,利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勤于思考,把在生活中发现的美用你喜欢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也让大家享受到美和快乐!

《贝壳》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认读本课8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五个汉字,尤其是“拣”的笔顺,并能掌握“提手旁”组成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左窄右宽。

2、能积累文中的描写贝壳的有关语句,并能背诵课文的4、5小节。

能感受海边拾贝壳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识记8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5个汉字。

2、积累文中的描写贝壳的有关语句,在朗读中感受海边拾贝壳的乐趣。

教学准备:

各种贝壳、生字卡片、小黑板、投影、录音机或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看,这是什么?(实物出示形状各异的贝壳。)

(1)出示词语:“贝壳”

(2)读准词语的音。

2、你在哪里见过贝壳?

学生介绍贝壳,师适时补充,并出示用贝壳做成的工艺品。

3、补完整课题。

1、学“拾”

(1)做做“拾”的动作。

(2)换个词。(板书:捡)

(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即时板书)

仔细观察,凡是带有“提手旁”的汉字书写时的诀窍是什么?(左窄右宽;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手旁”。)

2、朗读课题。《1 拾贝壳》

说明:

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易为直观的实物所吸引,用各种贝壳及其工艺品来激发孩子一读课文的兴趣。另外,本课的写字任务为5个汉字,其中4个字同属一个部首“提手旁”,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新的知识点,这里让他们集中观察的目的,一,是滚动复习,二,是观察如何写好这些字(它们书写时的特点均为“左窄右宽”),后者是主要目的。因此在课题教学中,以学习生字“拾”为突破口,将复习旧知、巩固积累、指导书写等有机的整合为一体,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海边拾贝壳是怎样的一个快乐场景啊!赶快打开书本去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根据标点,正确停顿。

2、你们读得真认真,想亲自去看看吗?就让咱们跟随这一群孩子去金山卫海边!

(听课文录音,看投影或看多媒体)

3、你觉得这些孩子心情怎样?从哪儿感受到的?(动作、表情)

(出示1、2节)这两句怎么读呢?

从一连串的动作:“喊着、笑着、跑着、跳着”引导体会孩子的快乐心情。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挑战读、师生引读。)

说明:

在学生刚激发兴趣时,让学生先去读读,要求读正确。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之时,再让学生边看画面,边听课文录音深入感受课文内容,孩子们欢乐之情。体会丰富的情感语言,帮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引导积累有关语段。

(一)学习3—5节。

1、师: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什么?赶快去读读2-5节,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

2、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随机进行教学,以四、五小节为交流重点。)

(1)第三节:通过句式训练,:“海滩上,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挤在在一起晒太阳,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积累词语“银光闪闪、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学习生字“挤”)

(2)第四、五小节。

①学习生字“逗”。(“逗人喜爱”换词。)

②重点理解贝壳形状的多种多样,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③出示相对应的贝壳的样子,实物出示“打开的折扇”。

④比较这两节,句式相近,用词丰富。如:“看、瞧”用词很准确;想象是根据贝壳的外形展开的。

⑤进行朗读比赛,再背一背。

(二)学习6、7节。

1、看到这么多美丽的贝壳,我们……,口袋……,手帕……,还是……。我回到家,把……,大家摸着……,听我讲……。(师生共同读第六、七节。)

2、快速记忆“拣、帕、摸”。

(1)通过查字典,做动作理解“拣”在句中的意思是挑选。

(2)提醒“拣”的笔顺,在田字格中书写。

说明:

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有利于他们认真地体会喜欢的内容。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组织课堂教学。由于这几节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儿童化,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设计了形式各异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学习课文。如: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选择“拣”的义项,再做动作理解确切涵义,再写一写,加深记忆;通过句式训练积累词语;通过朗读比赛,激发兴趣,感受拾贝壳的乐趣等在多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漫漫把生字记住,把课文的语言积累在心。

四、拓展想象,模仿说话。

1、海边的贝壳千姿百态,孩子们的口袋装满了,手帕里也盛满了,还是舍不得离开,如果当时你也在海边,你会拾一个怎样的贝壳呢?

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4、5节,说一说。(可出示各种贝壳或图画,便于学生展开想象。)

2、总结全文: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也真想到海边去拾贝壳呀。拾起一个扇贝的壳,让它为我扇风;拾起一个细长的螺丝壳,听听它的号角声……

说明:

朗读、背诵的目的是会运用,因此在课堂中要积极创设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练习运用。当学生对课文的4、5小节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时,利用形象可感的实物贝壳或课文插图,让学生模仿着说一说,对促进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是很重要的。也许学生不能一下达到要求,作为老师就要去积极引导、鼓励,最终达到语言的内化。

五、复习巩固。

1、读词语。

2、读短文。

退潮了,孩子们来到沙滩上拾贝壳。瞧,这只像小喇叭,那只像小蜗牛,真是形态各异,惹人喜爱!

孩子们捧着许许多多逗人喜爱的贝壳,对着大海,高声喊道:“海妈妈!您的礼物我们收到了,收到了!”

说明:

最后通过朗读生字组成的词,并放入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复习这一环节,帮助学生记忆字音、字形、字义。

《《贝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