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一、板书对联,导入正课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诗圣杜甫笔下记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的作品有哪些?《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春望》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要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简介创作背景
子美早年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专权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方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掳到长安,757年逃出虎口,投奔唐肃宗,除为左拾遗,后因上书营救房琯的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759年弃官西行,历经千辛万苦于年底到达成都求亲告友,在浣花溪畔修筑了草庐,在飘泊多年之后,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这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了出来。他曾到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也曾在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不料当年深秋,风雨破屋,长夜沾湿,诗人在风雨飘摇之中写成此诗,于是这普普通通的茅屋也便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三、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四、教师范读诗歌,读出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五、讲析诗歌,感悟诗人忧国忧民情怀
诗人好不容易盖起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与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屋上层层茅草,怎能不让诗人心焦?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而是飞过江去分散撒在江郊,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到一个衣衫单薄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茅草一层一层卷了起来。而他面对大风破屋的焦灼与怨恨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的可以收回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走了,诗人也曾追逐,也曾呼喊,但终因年迈无力而无法赶上。无可奈何之余,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如果不是贫困,诗人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如果不是十分贫困,群童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并不值钱的茅草。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茅屋盖得不够结实,因而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了家中。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世态炎凉便可想而知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十分深广。
“俄顷”两句用饱蘸浓墨之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两句不仅是布被又旧又破,更是为下文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并不冷,可是由于被子毫无保暖功能,再加上屋破漏雨,真是凄风苦雨寒彻骨。诗人彻夜难眠,既盼雨停,又盼天亮,处境相当艰难。但诗人并没有因为自己处境艰难哀叹声声,而是由个人的处境联想到了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地过度到了诗歌的结尾。
诗人从“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下子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中包含着许多没有说出来的情绪。“长夜”实际上是双关,诗人由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联想到了历经战乱,颠沛流离的人民,联想到了“山河破碎风飘絮”“风雨如磐暗故园”的祖国,实际上人民就是生活在漫漫长夜之中,国家就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啊!每念及此,诗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彻夜难眠呢?
“安得”三句声音响亮,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贴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与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与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句则把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庐俱破……因此老杜在这首诗里不是孤立单纯地描写自己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自己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句总该看出诗人是在为天下寒士大声疾呼吧。
六、以诗赏诗,向课外延伸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山河破碎,金瓯尚缺
3、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垂老别》)
——战乱中子孙亡尽的老汉愤然参军告别老妻的凄惨场面。
4、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孝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连年战争重新被征召的士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的那个社会的缩影。
5、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756年))
——写安史之乱中逃亡和被俘长安的遭遇,痛诉妻离子散之苦。
6、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写战斗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就连老妇人也要被迫上战场。
七、小结
诗由事而作,屋凭人而传。诗圣杜甫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杜甫的草堂仍存,供后人瞻仰。杜甫在诗篇中表现出来的理想在今天也正在得以实现,如果诗人在天有灵,定会感到欣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2导入:
万里长风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而杜甫的茅屋却在凄冷秋风中破损。
1、“茅屋”——
为什么写“茅屋”?
围绕茅屋写了哪些事?
忍能、公然、欺我、老无力、呼不得、自叹息——
(可疑的是“倚”杖,为什么是“倚”?)
质疑:
那些气愤和无奈,应该怎样理解呢?
孩子只是顽皮,诗人为何要与一群孩子较劲?
(茅屋,是诗人赖以活命的居所;
是一个纵然残破,却可能给他最多温暖的家;
下文“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应证;
作为侧面,家境的破败人生的不幸可见一斑)
2、“所破”——
“所破”的,仅仅是一个茅屋吗?
1、茅屋破损
2、身体老迈
3、家境破败
4、国家残破
5、一个个家庭破碎
(注意“寒士”与“丧乱”的联系——
丧乱之后,多少寒士在饥寒交迫中生存)
“破”字中,你 ……此处隐藏15671个字……赏析
1.检查预习情况
解释下列字词:
秋高(秋深)三重茅(几层茅草)俄顷(一会儿)漠漠(灰蒙蒙的)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突兀(高耸的样子)洒(散落)罥(挂)忍能(这样)向昏黑(渐进)衾(被子)何由彻(彻晓、到天亮)寒士(贫寒)见(同现)
2.赏析诗歌
逐层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想像每节情景。
⑴读第一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一茅屋于秋风肆虐中,屋顶茅草被风卷走。
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⑵赏析第二诗节
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一群顽皮孩童当着诗人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十分焦急,喊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
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⑶赏析第三诗节
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狂风怒吼之后秋雨大作,满屋漏雨。可秋雨不依不饶下个不停,那床盖了多年的被子冰冷似铁,且又被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踢破,诗人在这样湿冷的屋子里瑟瑟发抖,如何能挨到天明呢?
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看看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很硬,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⑷设计问题转入第四节的赏析:“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诗人并没有对自身的遭遇叫苦连天,而是跳出个人的圈子,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不幸想到了普天下所以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这是一种大胸怀,一副热心肠!如果这一理想变为现实,作者表示自己受冻至死也满足,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博大襟怀,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千百年来激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⑸最后教师做陈述总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四、练习设计
(一)诗中采用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例说明?
(二)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三)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
(四)欣赏朗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3课堂教学回顾: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杜甫草堂”视频
2、走进作者
(1)学生介绍杜甫
(2)屏幕展示“名人风采”,学生齐诵
3、出示背景链接,学生朗读
二、阅读三部曲
(一)、听读篇
1、播放范读录音
要求:注意字音;把握感情基调;注意节奏、重音、语速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3、指名读,师生评价
4、齐诵
(二)、解读篇
1、示范解读第一小节
a、这就是一个精彩的画面,请你用最生动的文字来描述,并将其凝炼成四字小标题。
b、将诗人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凝炼成一个字。
(1)学生小组间交流
(2)成果验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怒风洒茅急
用“急”的情感读第一小节
2、自学提示
a、请你用最生动的文字来描述每一个小节的内容,并将其凝炼成四字小标题。
b、将诗人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凝炼成一个字。
C、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困惑或疑问,提出来
(1)学生分三大组交流讨论,每组完成一小节
(2)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善板书
群童盗茅叹
漏雨难眠悲
渴望广厦忧
(3)解答学生疑问
(三)、品读篇
用“掘词法”品读,即挖掘诗中的关键词,充分展现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1、大屏幕展示示例:例如“怒号”一词要重读,以表现风的猛烈和无情;“老无力”一词应读得缓慢、低沉,表现作者的无力、年迈、悲痛……
2、学生用“掘词法”品读,教师评价
3、我是“杜甫”,我来读!
学生自读后分小节朗读展示。
三、雨夜听心
一首诗就是一颗心,它载着一千多年前作者的心声飘到我们的耳畔,让我们听到了一颗( )的心的呐喊。
忧国忧民、推己及人(完善板书)
四、千古绝“畅”
假如你能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你会对杜甫说些什么呢?
(此环节由于时间关系留作课下作业)
粗浅点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佳作,也是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名篇。本课教学教师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思路,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清晰流畅。主体部分“阅读三部曲”的设计由听读、解读到品读,步步深入,真正体现了古诗文教学“以读促教”的教学理念。
古诗语言精美生动,教学时不能串讲支解。教师有效利用诵读、想象等手段,有导学有自学,让学生通过朗读自悟,入境入境,从而领悟诗意,体验诗情,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读,在古诗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意境,重新焕发了古诗文的生命活力。
古诗教学课堂要让学生思绪飞扬,真情涌动,闪现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应该让学生积极思考,在初步的整体感知阶段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深入品味诗句,理解诗文的内容,真正实现和诗文对话。这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活动过程,此间教师的评价引导作用不可小觑,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只言片语却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推波助澜。八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学习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自己感受、大胆想象、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另外,“课本无非是个例子”,是教学的例子,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师传授学生品读诗句的方法——掘词法,定对学生大有裨益。不过我想,如果这一环节让学生配合圈点批注的方法,效果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