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6-15 15:38:12
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积累词语,丰富学生的语感,提升其语文综合素质。

2 让学生了解比喻句、拟人句,感受比喻句、拟人句的优点。

3 积累语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

4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故事内容。从故事中感受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并运用。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

  一.学习“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名词短语。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短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理解短语意思。

5、再次齐读词语,仿造着再说几个短语。

二.学习“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形象、生动”:

1.学生自由读句子,自读自悟。

2.说说下列句子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3.自由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4 小组评读,体会比喻句、拟人句的生动和形象。

5 自己也试着说几句这样的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四学习“成语故事”。

 1 自由读短文。

2 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 学习了短文给你什么启发?

  作文

 习作的主题:校园的风景

习作的目的: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注意观察的习惯。

2、练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

3、学会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法写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每天,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校园已经和你的童年生活融为一体,一提起校园,你一定会感到格外的熟悉和亲切。你可以把校园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

 大家读题,想想习作有哪些要求?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

 我最喜欢校园的(),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

下课了,同学们都想小鸟一样飞出教室。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3.大组交流

 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作要有顺序,注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

  三、导航,打开思路

 1、你可以按照方位顺序。先逐一简略介绍校园的景物及其特点作用,再祥写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最后由景及人,略写一下校园里同学们的活动。

2、你还可以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写出它的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或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我爱校园》《校园一角》《校园的四季》)

  第二课时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快乐的事例”。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教学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读“稻”、“藏”、“催”三个字。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熟 塘 报 落 岸”。

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有关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在读生字的过程当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蓝天 池塘 岸边 电报 运动场 熟了 当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蓝: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监”字第一笔是竖。注意与“篮”字区分。

塘: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笔是竖,要出头。这是一个左形 ……此处隐藏4127个字……,我们还要学会提问这样才能真正掌屋整理问题答案归纳主要内容这一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12册42页—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 圆锥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屏摹上显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闪烁。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 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 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 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 。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四)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

v (立方米)

v (立方米)

60

52

126

4.5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 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

C 教师板书: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同学的质疑:3.14×( )×1.2×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1 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径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

⑴ 立方米 ②3a立方米 ③ 9立方米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米

(1)6立方米 (2)3立方米 (3)2立方米

2、 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当争论不出结果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数据:教室长12m,宽6m,高4m。并板书出来,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书本44页第3、4、5。

板书: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例1: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例2:(1)麦堆的体积:

3.14×( ) =12.56(平方米)12.56× ×1.2=5.024(平方米)

(2)小麦的重量:5.024×735=3692.64(平方米)≈3693(平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