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寓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寓言》教学设计1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教师小结:寓言故事中都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师举例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首先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二、学习新课
1、自读《揠苗助长》,学习生字
2、检查自学生字的效果。
3、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根据寓言内容,思考问题,读懂课文。
(1)种田人见到自己田里的庄稼总是不长,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画出最能表现心情的词语(焦急)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把种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现出来)
(2)种田人怎样做的`?指名朗读课文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6、小组讨论:种田人觉得这种做法怎样?你觉的他这种做法怎样?
从“总算”“一大截”理解种田人的心情。
7、这则寓言最后的结果怎样?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小组交流,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三、拓展学习
你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故事中种田人那样的人?你想对那个种田人说点什么?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在全班交流。)
四、小结课文。
引导学生总结这则语言的含义。
(凡事都有它的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就会把事情弄糟。)
《寓言》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并写出课后第3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2、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具:
字典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你能背给大家听吗?
说说怎样学习文言文?
2、新课
学生借助注释和译文自学课文,解决不了的词句标出,在小组中讨论。
3、小组合作学习
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一起说说课文的意思,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屏幕出示: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
学生说说句意,重点说明带点字的意思。
亡:丢失。
鈇:斧子
意:怀疑
其:代词,他的。
邻:邻居。
子:儿子。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怀疑是他邻居的儿子偷走的。
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视:看。
其:代词,指邻居的儿子。
行步:走路。
窃:偷。
颜色:指面部表情。
言语:说话。
无为而不:没有一样不像。
(他)看邻居的儿子,走路的姿势,像偷斧子的;面部表情,像偷斧子的;说话的腔调,像偷斧子的。举止言谈(一言一行)没有一样儿不像偷斧子的。
俄而,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俄而:不久。
谷:地窖。
后来再看邻居的儿子,举止言谈没有一点儿像偷斧子的了。
4、朗读
自己说说课文的意思。
朗读课文,试背诵。
通读全文,背诵课文。
5、作业
思考:丢斧子的人为什么前后的看法发生了转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