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05-20 07:02:13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课的内容。本文叙述了夏日里,萨沙一家到郊外去度假。恰逢暴雨,年仅四岁的小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把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虽然这只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字里行间,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既渗透了“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强者”的文本价值观,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发人深省,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

围绕小学中段教学的训练重点,并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同时以句型转换、比较、标点符号的使用为训练手段,进一步理解句子所饱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的强者”,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弱小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从而懂得“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的强者”,并引导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弱小者”。

二、说教法:

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由于本文是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篇章,在教学中,我主要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近乎文本的真实情景,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第一,我通过创设情景对话,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在暴雨来临危急之时,自己是甘当弱小者,欣欣然去接受雨衣,还是勇当强者,把雨衣让给别人?从而懂得“不甘当弱小者,要争当生活强者”的人生价值观。第二,我通过创设实际生活画面,把学生由文本引入生活,引导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保护弱小者”,使学生真正受到思想的启迪。

2、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的重点句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入情的诵读中,学生不仅深入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在情感体验中受到美的熏陶,把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3、基础技能训练法:教学时,我主要抓住萨沙和妈妈的对话,特别是萨沙的三句话。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基础上,以句型的判断、转换、比较和标点符号的运用为训练重点,使学生体会到萨沙的不解、不甘与自豪;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引发心灵的碰撞。

三、说学法:

让学生充分自读,是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而边读边思、边读边画则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自主阅读,着重进行基础技能训练,交流思想,把读、练、说、写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四、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主要在于:形象生动逼真、声色直观感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情景教学更加逼真,更能煽动学生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思想、人物情感的体悟。同时也为教师节约时间,留下更多的教学空间。当然,多媒体并不是利用得越多越好,而是适时、恰到好处地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于事无补。】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由“弱小”引入新课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扣文眼“弱小”,首先通过展示街头乞丐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为学习课文设下感情基调。接着过渡,引出课题。然后点燃学生的学习望:“我”是谁?“弱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课堂创设的感情基调与文本基调一致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其次,以质疑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速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自读雨前部分,了解事情的开端。

雨前部分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由于雨前部分比较浅显,在教学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与合作来完成。

【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由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到了解事情开端的自我体验感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同时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三)、品析雨中部分,体悟感情,渗透思想教育。

1、多媒体播放电闪雷鸣,大雨如注的场面。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此时此刻,如果只有一件雨衣,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由于当代孩子受庇护太多,依赖性强,自我为中心较重,不懂得感恩,更别说是关爱他人。所以我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让学生身临其境,再现自己的思想,为与下文萨沙的对比埋下伏笔,引发思想碰撞,震撼心灵。】

2、过渡,多媒体展示萨沙与妈妈的对话。(去掉标点的,并要求学生合上课本)

①自由朗读,试着给它加上标点。

【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对句意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判断的。凭着学生的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完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落实“双基”的训练。】

②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加深感受。

主要是从语感上帮助学生对句型的判断,促进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③着重抓住萨沙的三句话,判断其句型,训练句型的转换,并通过句型的对比,体会句子饱含的思想感情。

④练习巩固。

⑤反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

【从句型的分辨、句型转换对比,标点符号的运用,从而真正落实“双基”训练。凭借读中感悟,引导学生交流与判别,从中体会句子饱含的思想感情,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3、联系生活,拓展思维,升华感情

①讨论:在雨衣传递的过程中,跳过了托利亚。你猜猜,托利亚是怎么想的?

借助文本插图,引导学生从人物表情上揣摩人物的心理。进而从侧面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②交流:萨沙的身上有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③拓展:多媒体展示真乞丐和伪乞丐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要对他们说吗?

【马丁曾说:“没有引发任何行动的思想都不是思想而是梦想。”所以说思想教育如果只停 ……此处隐藏28786个字……

⑶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4)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绞丝旁”的写法,提示学生注意两个撇折的起笔收笔基本上下对齐,比较“洼”和“娃”的字形。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巳”与“已”的区别,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生需要教的知识”,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品读感悟

本环节的设计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我们说到“牛马有脚,鸟有翅膀,那植物妈妈究竟用什么方法送孩子去旅行的呢?现在就自由读课文,并画出来。

1、说蒲公英

(1)首先我们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将自己孩子送出家门的?请同学读读诗的第二小节。(板书:蒲公英、画)

(2)教师拿起蒲公英标本,边吹气边引导学生理解,蒲公英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什么?(降落伞),那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你们看过真的降落伞吗?什么样的?

师:降落伞多美啊!但光有降落伞就行了吗?植物要旅行还得需要什么?师板书(风吹)

师:风婆婆过来了,蒲公英身上的冠毛便展开了,像一把把降落伞四散开来,你们瞧,种子这里一颗,那里一颗,都从空中飘落下来了。(我们可以用哪一个词来描述?引导学生说出:“纷纷”。

“纷纷“是什么意思?(指名说)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

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3)(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这句诗多美啊!你能美美的把这句诗读一读吗?(指名读)

师:是啊!孩子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自生活了。孩子们多自豪啊。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它们会飞到什么地方呢?(指名说)

(4)用“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有的孩子飞到了(田野),有的孩子飞到了(草原),还有的孩子飞到了(山坡)(指名说)

师:你们觉得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那它又是怎样的一个妈妈呢?请你夸一夸。

(5)像蒲公英这样聪明、伟大的妈妈还有很多,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是怎样送孩子去旅行的呢?

2、说苍耳

⑴蒲公英妈妈是靠风来传播种子的,而苍耳妈妈又有什么好办法呢?谁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说一说苍耳妈妈的办法?学生交流并回答(板书苍耳动物皮毛带)

⑵让学生再次拿出苍耳标本,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带刺的铠甲”。

⑶让学生任意把苍耳挂在自己的头发、衣服上,然后走一走、跳一跳,体会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妙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⑷苍耳宝宝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就能去田野、山洼。这个办法多妙呀!谁来夸夸苍耳妈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⑸苍耳妈妈是靠动物皮毛带把孩子送走的。那豌豆妈妈的办法又是什么呢?

3、说豌豆

⑴第4小节分组进行学习。(出示学习要求)

①自由读第四节。

②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探讨。

③说说豌豆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豌豆)

⑵各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⑶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拿出一颗豆荚,将豆荚一捏,壳突然收缩,形成弹力,豌豆便弹射出来。同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与“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豆粒儿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的效果是一样的。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学生明白了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师板画:太阳)

⑷出示句子: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①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豆荚炸开的响声、豆子蹦跳的动作、联想生活中蹦跳的快乐等方面去思考)

②指导学生读出豌豆宝宝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时的高兴的心情。

(5)试着根据板书背诵课文,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本环节的学习中,从老师的引领,到小组合作,到自学,引导学生由扶到合作,到独立学习,教学生学会学习,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五、巩固延伸

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植物呢?能说说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其他植物标本,边展示边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如:鬼针草宝宝只要挂住小朋友的衣服,就能去田野、山洼;葡萄的种子被贪吃的小鸟带到远方;太阳一晒,凤仙花娃娃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2、交流其它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然后仿照课文表达形式写一小节诗歌。

展示诗歌

3、教师总结:植物王国里的奥秘还有很多,粗心的小朋友是找不到的。希望你们做细心的孩子,探索大自然中更多有趣的事物和现象。

【设计意图】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 ↓

蒲公英→风吹

苍耳→动物皮毛带

豌豆→太阳晒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风吹

蒲公英

皮毛挂

苍耳

太阳晒

豌豆

本课教学让我们看到农村教师在课程改革风口浪尖上撞击出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本课精彩之一:

大胆开发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田间、山野去。学生对照课本知识采集各种植物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眼观、手摸、发现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奇特办法,心中必涌动起涟漪,禁不住要讲述自己的发现。同桌展示,全班交流,原本不善言辞的学生也畅所欲言,看似简单的活动,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发散了学生思维,学生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精彩之二:对比发现是学习、提炼语言的好办法,许多老师都采用,但往往只注意表面,不作深挖。设计中执教者就“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引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发现句子的优美之处(豆荚炸开的响声,豆子蹦跳的动作,联想生活中蹦跳的快乐,感受豆粒儿的情感。)让学生体验语言的精致和微妙。

精彩之三:活学活用文本。课文是学习语文的范本,学习是为了运用。本课设计了让学生把采集的植物做成标本,并仿造课文写一首儿歌,或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该植物。这一设计独具匠心,一方面可以使文中的句式在活用的过程中得以内化;另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乐于探究之情。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